惊奇少年的冒险旅程

《惊奇少年的冒险旅程》厄利和杰克的冒险故事

书名 | 惊奇少年的冒险旅程 Navigating Early 作者 | 克蕾儿·芬德波 Clare Vanderpool [美] 作者介绍 | 一位美国儿童书籍作家,热衷于阅读与旅游。年幼时期开始写作,成名书籍为《漫菲镇的月光》。而这一本《惊奇少年的冒险旅程》则是她从缅因研究之旅回来后的灵感。 出版社 |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章节字数 | 三十四小章 内容概述 | 二次大战的美国,十三岁的杰克在母亲过世后,来到缅因州的一间少年寄宿学校就读。在那里,他认识了全校最强怪咖:厄利·奥登。当学校一放假,杰克和厄利待在学校度过假期,两人正好展开此生止生最难以忘怀的双人冒险:海盗,火山,大白鲸,阿帕拉契大熊,森林响尾蛇…… 两位丧失亲人的男孩,偶然的在学校相遇而开启了寻找Pi的旅程。没有人知道后果会是如何,但大家都不想要待着等待奇迹的发生。厄利在寻觅哥哥的旅途上,有了杰克的陪伴。而杰克在修复对母亲愧疚的旅途中,也有了厄利在他身旁。 作者运用数字Pi的应用,把男孩们领进了阿帕拉契山脉。随着厄利在数字上感受到和创造出的故事情节,他们也遇上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一本小说风趣易懂,故事情节跨越科学和逻辑的思考。神秘数字Pi,究竟会把故事带进什么样的情节呢?喜爱冒险的你,不要错过厄利和杰克的冒险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

那些来不及的梦《了不起的盖茨比》

书名 | 了不起的盖茨比 The Great Gatsby 作者 |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美] 作者介绍 | 20世纪美国著名长篇小说作家,诗人和梦想家,美国文学‘爵士时代’代表人物。菲茨杰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海明威,赛琳格的创作。(书诉) 出版社 | 天泽出版传媒集团 李继宏译 章节字数 | 九章 157千字 内容概述 | 从事债券的主人翁(第一人称)搬进了富人区西卵,借此认识了身为邻居的盖茨比先生。盖茨比先生拥有让人羡慕的富裕生活和尊贵的地位,常常被人舆论与嘴边。他是如此光芒四放,却也沉默神秘,笼罩出不为人知的财富背景和私生活。因为被邀请参加了多场在盖茨比先生家里举办的豪华晚会,主角逐渐和盖茨比增加了多次的接触,发现了许多盖茨比在情感上和财富上的秘密。正当故事进展至白日化的阶段,一个意外改变了豪华富丽的一生,究竟一段励志的美国梦想会如何结束呢? 不止美国人会有黄金闪闪的美国梦想,许多对美国抱有抱负的人们,不也拥有心中那个美国梦吗?对马来亚而言,我们熟知的美国是从黑白电视机便开始植入脑海里的浮华不实而遍地歌舞霓虹的世界,在21世纪还没到来的时候,那是一个多么遥远而昂贵的天堂。视乎美国,就不会有苦难不乐和悲情的故事发生。 这部文学重点描述美国20世纪时,追寻实践理想之路中浮华和道德间产生的矛盾。许多年轻有抱负的人们沦陷在纸醉金迷之中,如同小说里常演示在盖茨比家中的聚会,扭曲了美国梦想之意义。每段舞会里的故事,除了诠释盖茨比先生无人不及的名望外,更重要的是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客。他们之间的交接咬耳和窃窃私语,才透露出当代上流阶段之间的猜疑和顾忌。 我无心欣赏陀斯托夫先生的杰作,因为就在它响起的刹那间,我看见了盖茨比,他独自站在大理石台阶之上,用赞许的眼光扫视花园里的人群。他那晒得泛黄的皮肤在英俊的脸上蹦的很紧,头发短得像是每天都有修剪。我看不出他有任何邪气。我不知道是不是他滴酒不沾的缘故,反正他跟他的客人截然不同;我觉得大家玩得越是疯癫,他就显得越是庄重。等到《爵士世界史》一曲终了,有些女孩像哈巴狗似的,甜蜜地把头依偎在男人的肩膀上,有些女孩则高高兴兴地认准某些男人的怀抱倒下去,或者干脆倒入人群里,反正肯定会有人把她们扶着——但没有人倒在盖茨比怀里,没有法式波波头靠住盖茨比的肩膀,也没有人来拉盖茨比去跟他们载歌载舞。 这部小说无疑让我更了解美国在历史上贡献的伟大创作,比如改变世界的汽车和电讯,在这20世纪的小说里可说是上流社会人物中代表地位的产品。穿插在他们之间的场合,都可以看见笔者无意穿插的豪华轿车和贵重的装饰。就连他们住的房屋,以上流社会之间来说只是比实力之间的竞赛。 我们登上楼梯,楼上有几间古色古香的卧室,里面铺着玫瑰色和薰衣草色的绸缎,摆放着许多生机勃勃的鲜花,还有更衣室,撞球室和装着嵌入式浴缸的卧室——期间我们闯进一间卧室,发现有个邋遢的男子穿着睡衣,正在地板上做俯卧撑。那个人就是‘房客’克里普世普林格先生。那天早上,我曾看见他面有饥色地在沙滩上瞎逛。最后,我们走进了盖茨比先生本人的套房,里面有卧室,浴室和亚当式书房。我们在书房坐下,用玻璃杯喝起他从壁柜里拿出来的黄绿色查特酒。 整部小说的架构,也充分诠释盖茨比先生在追寻梦想这条道路上历经波折,到功成名就甚至事宜变迁的宿命。笔者以海岸对岸的绿灯代表盖茨比先生眺望的梦想,而从追寻,实现和超越的过程里,绿光到最后已经在盖茨比先生心中没有价值了。这也说明了人们追寻梦想道路上,也不免会遇见同样被蒙蔽的现象。 黛西突然伸手挽住他,但他视乎沉浸在他刚才说的话里。也许他已经明白,绿光无与伦比的意义从现在开始永远地消失了。在从前,在他和黛西遥远的距离相比,那盏灯视乎离他非常近,近得几乎触手可及。它和黛西的距离,就像星星和月亮那么近。现在它原形毕露,无非是码头上的一盏灯而已。让他心醉神迷的物品从此就减少了一件。 最重要的,在繁华浮沉的一身过后,盖茨比经历了许多功成名立,却始终是寂寞的。无论是在舞会里的独身独影,还是外人从来不能理解的生活,凸显出他个人对生活的执着和隔离。对于自身修养的高要求,盖茨比确实是一位难得的绅士,却错失了他最美好的爱情年华。最后一章,故事和他的人生以悲剧和引人深思的剧情收场。 在此之前不久,有个路德派牧师从法拉盛赶过来,我开始不由自主向窗外望去,看看有没有别的车来。盖茨比的父亲也是这样。等到过了三点,几个佣人都走过来了,站在门厅里等,他开始着急地眨着眼睛,担心地说不知道雨要下到多久。牧师也不耐烦地看了几次手表,所以我们把他拉到旁边,请他再等半个小时。但这完全没有用。谁也没有来。

谁动了我的奶酪

难以抉择的人生道路《谁动了我的奶酪?》

书名 |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 | [美]斯宾赛·约翰逊 作者介绍 | 著名思想先锋,演说家及作家,评为全球寓言之王 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章节字数 | 六章 42千字 人生犹如迷宫,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奶酪’——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入,健康的身体,和谐的人际关系,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家庭……那么你是否正在享受你的‘奶酪’呢? 如果是,恭喜你!同事,本书中的小故事可以时刻提醒你,让你每天都看看你的奶酪是否开始变质。如果不是,别着急!本书中的小故事可以对你有所启发,帮助你适应生活的各种变化,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奶酪。 本书出版以来,已有千百万读者从中获益。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也改进了工作,婚姻的生活状态,重新开创新的未来。 是的,人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我们的要未雨绸缪,认真思考是谁动了我们的奶酪,而我们又该如何寻找新的奶酪。——书载 《谁动了我的奶酪?》在职场上拥有很好的口碑,无论是新手菜鸟还是老手经理,他们都可以在这一本书里面得到他们想要在生活或职场上的启发。 生活上难以抉择的人生道路,却被作者用简单的寓言把潜在的人生哲学诠释出来。在书本里都有代表我们性格上的四个特征角色,用来形容我们面对人生问题时扮演的思维和行动能力。特征角色分别为哼哼 唧唧和嗅嗅匆匆。作为两极的反应能力,我们不时会有复杂和简单的一面,也会有害怕和逃避的心理。因此,这本书在一开始就以故事性解释我们常常把生命里当做理所当然的优势消失时,我们就狠容易陷入难缠的窘境,难以自拔。只有少数的人才能好像嗅嗅和匆匆那样,看似头脑简单但因此更快地逃离人生道路上的窘境,奔向人生另一个高峰。 由于这一本书真的很简单易懂,适合每一个年龄层和任何职位的人。而每一个不同阶段的人生体验也会为你带上不一趟的见解,让你对你周遭的环境有所启发。你在现阶段,会是四个角色中的哪一个呢? 我建议所有曾经面对生活上困难的朋友都能一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对你所在的处境恍然大悟,你才会更快地逃离你的舒适圈,寻找你生命中更大的奶酪。 送上《谁动了我的奶酪?》Top 5格言: 努力和回报之间不一定是画等号的。 有些事情变化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现在就是如此。但是,这就是生活!生活在前进,我们也应该如此。 如果不再恐惧,你会做什么?有时候适当的恐惧是件好事。当你担心自己的无所作为会导致事态更加严重时,恐惧会促使你立刻采取行动。但是,如果恐惧已经束缚你的手脚,以至于你什么也做不成,就不好了。 观念变了,行动就会跟着变化。 改变自己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嘲笑自己的愚蠢。 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有给你什么启发吗?

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带我去的《万水千山走遍》

书名 | 万水千山走遍 作者 | 三毛 Echo (1943-1991) 作者介绍 | 台湾1970至1980年代著名作家,因为风靡一时的游记散文系列而成为全世界华人社群的青春偶像。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章节字数 | 十八章 180千字 内容概述 | 三毛和其助理米夏从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到阿根廷,一路从北美洲跨越南美洲,走访不同语言国度和文化的冲击。途中各种浪漫惊奇而引人入胜的异国情调,在她的笔下如梦如幻地叙述成一个个经典故事。 三毛,是多少个旅人鼓起勇气启程的一个始作俑者。因为生活上的历经沧桑,而让她把苦海化为笔下的墨水,竭尽全力把无处叙说的痛苦写成一篇篇耐人寻味的文章。 这一本《万水千山走遍》,除了把一路上从墨西哥远到阿根廷的种种经历呈现于读者眼前,三毛还为路途上所遇所闻加上一层粉红色的薄纱,无论是前生今世的传奇,还是和阿根廷情人初见的浪漫,都无法隐藏三毛对死亡纠结和欲望的态度。因为她,死亡也几乎有了生命。 三毛笔下的南北美洲,每个人活出了各种色彩,命运而遇上的那一些人,就算只是匆匆的过客也为每一行文字里灌入无法取代的精神。每阅读一段,就宛如置身于文章中的情景,和三毛一起经历路途上所有的惊险时光。 你会因为三毛,而爱上南北美洲。

安娜日记

关于犹太人的密室记载《安娜日记》

书名 | 安妮日记 作者 | 安妮•弗兰克 [德]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章节字数 | 200千字 名人推荐 | 在我曾阅读的书籍中,这是对战争影响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美国前第一夫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夫(书诉) 人物介绍 | 安妮·弗兰克 Het Achterhuis 职业 | 学生 成就 | 日记成为最广的有关犹太大屠杀的文字之一,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这本书是我从C朋友那里借来的。那天进她的房间,在桌上看到了这本“安妮日记”。无论是逆反心理还是照片人物的神情,都深深吸引了我。你知道的,我们总说不能偷看别人的日记。 “这是什么?” “这是一本关于犹太人女孩被关起来在两年里记录生活上的书。” 那一晚我选择了“偷看”这本日记。书本真的以日期记录形式记载,以第一人称简单易懂地描述故事。那晚读了五分之一,但第二天还给了C朋友。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总会无意间想起安妮,好奇她在我未读的故事里发生什么事。这种感觉好像我交了一个新朋友,或者我就是“基蒂”(安妮为日记取的名字),期待这位喜怒哀乐无常的姑娘为我一一述说生活上的事。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我把书借回家。陆陆续续地读着,每天不定时看。看安妮讲解秘密小屋里的琐碎事,看她抱怨她对家人的矛盾,看她分析自己的喜怒哀乐,看她如何面对青少年羞涩敏感的爱情问题…虽然有时候这位少女总是觉得自己多愁善感,但是对我这位隔代朋友而言,她真的很坚强。 安妮把大家在成长期中所面对的自我怀疑,缺乏信心,逆反心态等心理问题分享出来,让我读书的过程中宛如交了一个同道中人的知己。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这么想的啊…我越来越想了解安妮对生活上独到的见解,虽然她在纳粹分子的压迫下生活非常苦涩,这也不能停止她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还有勤于学习的心态。 但是突然间,这位朋友就消失了。1942年6月14日的日记断然结束在1944年8月1日的记录上。和你谈吐心事的朋友就突然不在了,和你探讨人生问题的朋友消失了,和你分享八卦闲聊的朋友… …她们一家人被出卖并关进集中营里了。 不是每个激励人心故事过后都会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我的朋友,安妮,她在最后的关头逃不过。犹太人做错了什么了吗?并没有。但是安妮的伟大是因为她在大人们浑浊烦扰的环境下还依然坚定生命中的光彩。 安妮,你现在已经活在人们的心中了。

曼德拉

南非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

书名 | 自由与宽恕 – 曼德拉传 作者 | 十年砍柴 作者介绍 | 知名时评人和历史文化作家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章节字数 | 五章二十二小节 150千字 人物概述 |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从一位幼年丧父的乡村孩子,成长为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的伟大,不仅是因为其争取黑人与有色人种的自由承受了二十八年的牢狱之灾,也不仅是有着从囚犯到总统的传奇经历,而且因他以宽厚的胸怀,坚强的信念,高超的政治艺术,促成了有着三百年仇恨的黑,白种族的和解。更难得的是,身居高位后,他自觉地抵御权力的腐蚀,以身作则,尊重宪政体制对总统的制约,为新南非的官员们做了良好的表率。曼德拉之于新南非,犹如华盛顿之于美国。 虽然曼德拉说过他不是圣贤,但如果这个时代还有圣贤的话,曼德拉当时其一。(书诉) 人物介绍 |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职业 | 南非首位黑人总统(1994年-1999年) 成就 | 福特哈尔大学文学士学位 (1942年),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194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93年) ,新南非总统(1994年) 2013年12月5日,报章上满是一位老态龙钟但是笑脸依然的头像。就在这时,孤陋寡闻的我才让这位南非国父走进了我的生命里,然而他已走尽了95年的漫漫长路。 从书架下猛然拿下了这位第一任南非总统的传记,希望能在世人的笔下,稍微理解他这一生充满彩虹色彩传奇的人生。 这95年里,南非从欧洲白人差异悬殊的统治下,经历了二战巅峰时期,到种族和解和经济平稳发展,曼德拉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位就读高学位法律系的学生究竟为何会在牢狱里度过漫漫28年的无自由生涯,又如何在出狱的两年里成为德高望重的南非第一任总统呢? 作者从第三者的角度,讲述白人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如何在曼德拉幼年期间引起了蝴蝶效应,从而让他借着时代的趋动无可厚非地成为了一位政治活动家,为有色同胞的自由及和平献出了他的一生。此外,书中也从各种角度记载了这位伟人不平凡的一生,除了在争取自由道路上的阻碍外,他对于父母,家人和孩子们也深深地充满了愧疚。作者在讲述每段重要事故的发生时,详细的对于起因后果做出了解说。从国际视野的诠释下,可见曼德拉其一生不凡的号召力和尊贵之处。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南非这个‘彩虹之国’,代表人物非他莫属。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法式经典冒险小说

书名 | 八十天环游地球 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 作者 | 儒勒·凡尔纳 Jules Gabriel Verne [法] 作者介绍 | 法国著名小说家,以科学根据谱写奇特的幻想而出名,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詹婷 译 章节字数 | 三十七章 197千字 内容概述 | 英国绅士福格与朋友打赌两万英镑,要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他和仆人克服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难险阻,途径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还娶了一位印度妻子,终于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甚至还提前一天完成任务。(书叙) 在那个没有电视机,电话,电报,和繁华交通的80年代,没有人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人敢于想象地球的另一端是否活着和自己一样的族群。然而儒勒却已经在他这部小说里运用种种未发明的科幻学术,把人们异想天开的幻想实现出来。 小说从介绍主人翁费雷亚斯·福格的人格,到路路通的离奇相遇,再到印度救出的艾欧妲和一路上跟踪的便衣警察菲克斯中,都以鲜明的角色分辨他们各异的背景和文化。一路上,随着宛如亲历的体验,主人翁从伦敦以东环绕地球,利用轮船,游艇,大象,火车等工具穿梭各国。经过作者细腻写实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紧跟在旅途上。 有趣的是,虽然这是一部小说,但是由于作者以科学角度思考谱写,让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环球任务得以启发。现今已经有许多人依据小说的行程环游世界,追索小说中的扑朔迷离。此外,作者对每个族群和时代的深入探讨,让读者对各国的异族文化大开眼界,也让我有了新的想法如何体验这个千千世界。 当中,最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对费雷亚斯·福格人格的设定。在生活上,他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绅士,拥有品德高尚的价值观,对人对事都有着独到的看解。然而,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时,却始终有着一种冷静谨慎的应变方式。但是面对挑战价值观的状况时,他却义不容辞得展现绅士的风格。诶,你说我要去哪里找到这样的老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