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什么类型的旅行者,豪华版的度蜜月、打卡式的跟团游还是背包客的自由行,少不了的是在路途中拍照纪念。自从我在2015年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后,它陪我走过了无需的旅程,经历了上山下海(欧不他不是防水的),让我可以在旅行结束后再寂寞的夜里望梅止渴。
因为有写游记的习惯,所以我回国后就会把存卡拉进电脑里。我并没有进行其他的处理,往往就只是拉进了一个有命名的档案,没有整理、也没有偏好,就只是在我需要它的时候会进来找我要的照片。这年头,为了拍摄我们在旅行当下特地早起、努力赶到一个目的地,甚至鼓起勇气和当地的陌生人合影,但这一些照片到最后只会留在电脑里。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电脑不小心故障,所以里面的旅行照片都无法修复。」
直到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整理旅行照片也是一门学问。如果要说一趟旅行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带来的实际性成果,那就是这一些可以看得着、摸得着(如果你印出来)的照片了。所以对它们花一点的心思,以后的我们一定会感谢自己的。
网友反馈一下他们不整理照片的后果:小则会在以后忘记旅行的出发日期、忘记去过的那一些地方、流程错乱了,问题大的话会不小心删除了档案,、中了病毒的时候无法复原、或者就是不知道放哪里去了!发生任何一种状况的时候只能摧心肝,要怎样和老了无法走动又想要借由照片慰藉心灵的自己交代啊?

如何整理旅行回来后的照片?

整理照片我分类为三个简单的基本步骤,只要每一次旅行回来后花两个小时就可以把这一些照片的寿命延长,减低以上发生遗失和误删的风险。
首先:删除 DELETE
对,你没看错。删除。
当我们从电话和无数个相机里的存档照片移去电脑的时候,每一趟三天两夜的旅行至少都会有500张照片(以我的平均值)。这一些照片的素质不一样,有一些是试拍用途,有一些失焦了,还有一些曝光 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这一些照片里找出所有失误的照片,然后删除。不然,日月累计的照片会对我们的存档文件形成负担。少即是多的道理,在这个时候就会派上用场。
不需要对“需要删除哪一些照片”而感到焦虑,你只需要针对哪一些有明显技术问题的按下DELETE键就可以了。
再来:照片规划和档案命名
进行照片规划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行程表的天数分类,另外一种则是同类分类。作为普通收藏用途的旅人,我的建议是根据行天数分类就好,这样以后无论是想要回顾整趟行程的流动性,还是想查询行程表的细节都比较方便。 但针对想要收集素材的部落格或者编辑,则可以根据同类归档,比如说依据景点、美食、住宿和活动等开个别的档案。但我个人觉得这样子分类就会忽略了一些目的不明确的照片,造成一种要保留还是要删除的烦恼。
照片规划好了后,就是档案 命名的步骤了。不要以为只要把名称改成Taiwan Trip或者Taiwan3D2N这种名称就可以了,对我而言命名是为了以后可以走更长远的路啊。如果你刚巧重复性去一个城市多过两次,你也不至于把他们的档案混乱。慢慢建立起建立持续性的档案,才是管理照片的精髓。
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包含国家、城市和出发完整日期的缩码。我习惯把每个国家名称分为大档案,然后再细分去过的城市(中档案),里面才是我存档的照片或影片(小档案)。比如: Taiwan为大档案 > 20200913Taipei 为中档案 > 20200913Taiwan _Day1 为小档案
照片归类和档案命名绝对是需要摸索的学问,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处理。最重要的是,不要偷懒,旅行回来后就尽快处理好。
最后:拷贝
很多人都把照片放进电脑了就以为大功告成,直到日后有一天电脑不小心报销,那才叫后悔莫及。拷贝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可以把照片再一次存档去硬盘(Harkdisk)之外,你也可以购买一系列的云储存。比如说Unlimited Google Drive,Dropbox和百度网盘等等,总之就是存多一次就是多一份保障。
只是你需要留意的是有一些免费的云储存会把照片压缩,会影响再使用的素质。想要认真保全完整的照片素质和安全的话,还是建议一些需要付费和有保障的平台。我自己的财产是两个硬盘和Google Drive云存档,以下是其他推荐:
- Google Drive https://www.google.com/drive/
- Dropbox https://www.dropbox.com/
- Icloud https://www.icloud.com/
- Box Drive https://www.box.com/drive
总结
虽说我不提倡旅行就一定要和照片挂钩,但我也没有试过一趟旅行是完全没拍照片的。从对每一张照片都很在意,到后来学会了随遇则安的旅行态度。拍照,更多的时候是记录旅行的当下。就如此而已。
往后再见时,会心一笑,就足以。祝你旅途愉快❤